《讀書心得》被討厭的勇氣,我看阿德勒心理學

距離上一篇文章,哇哇,竟然快要一年了,部落格的草都長得比我高了XD。

 

回想起來,這一年真的發生太多事,只能說2020不是我的年。(結果2021開始了一個月後黑米說了一句:2021也沒比較好。)

 

過去發生的事情終將成為我人生的經驗、靈魂的養分,但不同的養分會滋長出不同的靈魂,2020我用了好多的淚水與不安的養分使得我的靈魂變得特別脆弱,然後接觸到《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因為之前在看教育文章時曾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原先我以為這門學問是專門針對小孩的,所以得知《被討厭的勇氣》是關於阿德勒心理學時,讓我不禁好奇,當時的我很需要一點啟發,於是二話不說下手買了電子書,在孩子睡著後及醒來叫媽媽前的短暫時光好好地閱讀。

 

前提就說到這裡,網路上已經有很多《被討厭的勇氣》的名言語錄節選因此我也不多說,我只談談對我而言書中最最受用的兩點:「目的論」以及「課題分離」

 

首先是「目的論」: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兒時創傷」這類過去某事件影響的說法,這讓我很驚訝,因為我一直認為我們個性中的某種缺陷理所當然是過去的影響造成的果,譬如我不會無緣無故怕水或懼高,那當然是曾經發生過什麼事/看過什麼而導致的;所謂的「目的論」說真的聽起來很難讓人接受,什麼叫做我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不幸,所以我現在這麼難過/會怕水/會懼高都是我自己造成的

 

書裡的哲學家講話真的就像年輕人說的讓人不著邊際且不符人性,哲學家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已經悟道了,我只是個平凡人啊!

 

這本書我看看停停,試著用我的理解去詮釋「目的論」,我在想其實簡單的說法就是一體兩面,的確一件不幸的事發生後我們是要委靡不振或瀟灑看待全在於我們的選擇,將某個人生/個性缺陷歸咎於過往的經驗是比較輕鬆的做法,有了一個指責的對象,錯就不在「現在的我」

 

阿德勒的「目的論」算是不留情面的說法:是我自己決定了這一切,不是他人、不是環境、不是過去,是我,現在的我,我就是我人生唯一的負責人。

 

所以現在會這麼難過的我不是他人造成的,當然他人可以對我造成身體/心靈上的客觀傷害,但要不要/能不能走出來則是我自己的選擇,既然是一種選擇,背後一定有其目的,只是我們沒注意到。

舉個例子身體傷害來說,天藍在今年一月鎖骨骨折,這是一個非常痛且客觀的事實,他戴著手臂吊帶無法正常使用他的右手,他常常對著他那空空的右手衣袖大笑:「耶,我的手呢?我的手怎麼不見了,好奇怪呀!」他用非常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他的骨折,從不把自己當成一個傷者,他依然跑跑跳跳,他不擔心「未來右手是否可以正常使用」(這交給爸媽來操心),在他此時的心智裡,「未來」與「過去」還是個模糊的概念,他看的是當下,他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玩,玩得開開心心的享受當下。

 

換成我是否也可以如此超然面對呢?也許我會在用左手吃飯不順手時對自己生氣,也許我會時不時懊悔當初為什麼不踩好腳步,也許我會擔心未來右手是不是會有後遺症,也許我會很煩惱要不要動手術,這樣自憐自懊的目的是什麼呢?是想朔造一個「可憐的自己」?是因為我不相信醫生?

如果我可以在此時轉念:還好我還有左手可以吃飯不用別人餵,而且三個月努力訓練左手,那我還可以順便訓練右腦,而且說不定以後就可以左右開弓了耶!

 

未來右手復原的如何是未來的事,但「現在」這個當下卻可以截然不同。不要說因為他是個孩子不懂才能這麼無所謂,焦點不在他是個孩子,而在於他懂得活在當下。

當然,這看起像是半杯水在眼前,樂觀的人會說還有半杯水,悲觀的會說只剩半杯水的理論,但「目的論」告訴我們自己是那一個樂觀還是悲觀的人都是我們選擇的,悲觀的那些人並不是生來就悲觀,我們不該說一個人是「樂觀」還是「悲觀」,那樣就像是已經定義了無法改變,而是因為某些目的選擇了「悲觀的價值觀」,重點來了,因為「目的論」不受「過去」、「環境」影響,所以一個「擁有悲觀價值觀」的人隨時隨地都可以成為「擁有樂觀價值觀」的人,只要我們決定了那樣的目的就行

 

特別要再強調,「目的論」的理念核心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一點,不讓過去經驗決定自我,讓我們去賦予過去經驗的意義,因為不再受「過去」束縛,所以我們的當下就擁有了各種可能性,說起來很簡單吧,但簡單最難,身為凡人的我要追求這樣的簡單幸福需要一點練習,那就不得不提到「課題分離」。

我這篇文章打好久,《被討厭的勇氣》所提倡的阿德勒心理學的心得好難寫,寫文章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必須將腦袋裡的千萬思緒做一個完整消化,我想就先休息一下,有機會來聊聊「課題分離」吧。

 

如果喜歡要要分享的文章,請幫忙按讚,或分享、留言唷^  ^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