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歷史改編電影-叛艦喋血記

叛艦喋血記-大溪地相關經典電影
與大溪地相關的最主要的著名電影大概就兩部-「叛艦喋血記」與「伴侶渡假村」,伴侶度假村是搶救婚姻的喜劇片,片中可以看見波拉波拉島BoraBora的美景,也就是我上一篇說因為太貴所以我去不了的蜜月島。而叛艦喋血記則是由小說改編,而小說又是從真實歷史故事「邦蒂號叛變事件」來的,在1935年第一部的改編電影甚至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叛艦喋血記這電影名稱實在是不太吸引我去看,所以對這部片也不甚了解,直到前陣子跟朋友借了本張愛玲的書「張看」,裡面有個章節為「談看書」,起先探討人種學的「小人」、「小黑人」時多次提及夏威夷及塔喜堤(塔喜堤或塔希堤為中國對大溪地的譯名),本來呢我也忘了塔喜堤就是大溪地所以沒特別注意,而且這一章節前幾頁的內容看不出主題(其實主題就是張愛玲看的書罷),總之我看著吃力,直到p172中下面一段才眼睛亮了起來……

西方剛發現夏威夷羣島的時候,單憑島人的生活情調與性的解放,瘋魔了十八世紀歐洲,也是因為狀貌風度正符合盧騷『高貴的野蠻人』的理想,所以雅俗共賞,擧國若狂。直到十九世紀中葉還又有『南海泡泡』(South Sea Bubble)大騙局,煽起南太平洋移民熱,投資熱,英法義大利都捲入,不久泡泡破滅,無數人傾家蕩產,也有移民包下輪船,被送到無人荒島上,終年霖雨的森林中,整大批的人餓死病死。

-p172 張看。【張愛玲全集八】

 我不知怎地邊讀這段時腦海中邊浮現了大溪地,感覺好像喔,還有那個畫家高更……嗯,果然我的直覺沒有錯,張愛玲從此段開始話題一轉:

這些都是『叛艦碟血記』這件史實的時代背景。兩次拍成電影我都看過,第一次除了卻爾斯.勞頓演船長還有點記得,已經沒什麼印象。大致是照三O年代的暢銷書『邦梯號上的叛變』--諾朵夫、霍爾合著(Nordhoff & Hall)--寫叛艦『覓得桃源好避秦』之後,就不提了。馬龍白蘭度這張影片卻繼續演下去,講大副克利斯青主張把船再駛回英國自首,暴露當時航海法的不人道。水手們反對,當夜有人放火燒船,斷了歸路,克利斯青搶救儀器燒死。

-p172-173 張看。【張愛玲全集八】

 至此,我回頭一看之前張愛玲提到的「塔喜堤」,是了!塔喜堤就是大溪地嘛。

 

接著張愛玲長篇敘述叛艦碟血記的故事,又或者我該說她大談邦蒂號叛變事件這個歷史,甚至在「談看書」這章節完結之後緊接著「談看書後記」,這個「談看書後記」根本就是在持續探討邦蒂號叛變事件,總之我越來越看出興趣,興趣的並不是電影,而且這個真實存在而又曲折的歷史事件

邦蒂號叛變事件的大致輪廓可以先看一下維基百科的解釋,非常的簡潔有力(也可以說這事件在華人地區不是太重要,所以中文資訊相當少,但換到英文或法文一看則有相當長的資料)--邦蒂號叛變事件

再來看看電影的敘述叛艦碟血記(1935年電影)

簡單的話,這個事件主要是因為船長布萊太嚴厲引起公憤,以克里斯汀為首的船員們在大溪地叛變把船長趕走後,叛變的船員分別定居在大溪地及皮特肯群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哈,最後一段是開玩笑,如果這個事件改編成童畫也許最後真的會是無憂無慮的生活,而且那個布萊船長還會是個壞到不行的大壞蛋,但這卻是個真實故事,真實故事是很現實的,事實上把船長趕走後留下的船員們包括克里斯汀並不完全和平相處,移居到皮特肯群島的船員們為了女人的分配問題常有紛爭,甚至還引發了土著起事相互謀殺這個血淋淋的真實故事裡沒有幸福美滿與真愛,只有猜忌與永不滿足的性愛罷。

船長布萊太嚴厲也許是事實,但現實生活本來就沒有絕對的黑與白,要不當克里斯汀流放船長時為何還有超過二十個船員要跟著呢?留下來的就為了對船長的不滿而叛變並留在大溪地,難道他們都不在乎親人朋友嗎?在我看來,大溪地的性解放與無所拘束肯定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吧!

想到這裡,當時黑米對我說畫家高更留在大溪地為的不是藝術,我竟也開始相信了耶……

大溪地相關文章【玻里尼西亞】到蜜月勝地不渡蜜月-主島大溪地Tahiti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